四种方式调整关税税率
本次关税调整方案的税率调整方式体现出多样性,既包括调整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也包括调整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
一是降低惠国税率。按照世贸组织框架下扩大信息技术协定产品范围的谈判成果,2020年7月1日,我国对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的惠国税率实施第五步降税。
二是实行暂定税率。暂定税率指在一定期限内实施的进出口关税税率。根据方案,自2020年1月1日起实行进口暂定税率的商品共850余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同时,2020年出口暂定税率保持不变。
专家解释,暂定税率,顾名思义有阶段性特征,具有一定实施期限,原则上按照年度进行修订,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实行协定税率。协定税率是指按照签署的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实行的关税税率。2020年我国继续对16个协定、23个或地区实行协定税率。
四是实行特惠税率。特惠税率是指单方面给予不发达的特殊优惠关税待遇而适用的税率。2020年,除赤道几内亚从不发达中“毕业”满3年,停止享受特惠待遇外,其他与我国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不发达继续享受特惠零关税待遇。
四个方面助企业惠民生
在这次关税税率调整中,进口暂定税率调整是一个重要部分,充分呈现出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亮点,适应国内发展要求,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适当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
日用消费品是近年来我国降低进口关税的重点领域。此次调整,令人关注的是冻猪肉的进口关税税率从12%降低至8%。同时,为了支持国内生猪恢复生产,对10个税目的用于猪饲料的杂粕,继续实行零关税。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景辉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多措并举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而关税措施是政策“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
“降低冻猪肉进口关税税率,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增加冻猪肉进口数量,缓解国内猪肉供给压力,对保障民生有重要作用。”李景辉说。
医药、健康是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近年来对抗癌药、罕见病药及原料等降低了关税。此次为降低用药成本、改善民生,促进新药生产,对治疗哮喘的药品及生产新型糖尿病药品的原料实施零关税。
据悉,哮喘病已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相当普遍的慢性疾病,患者多、药物需求量大。此次把相关药品税率从5%降到零,有利于减轻患者用药成本。专家认为,降税体现了从抗癌药、罕见病药到常见病药的逐步推进过程。
降低关税也和百姓“菜篮子”、餐桌密切相关。此次降低了部分水果及果汁进口关税,将丰富国内市场品种,增加国外特色产品进口。
鳄梨,也就是牛油果,主要产自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作为主打“健康”特色的水果,近年来在我国广受欢迎。根据此次方案,冷冻鳄梨税率将从30%大幅下降至7%,和鲜鳄梨税率保持一致,既有利于丰富鳄梨的品种,同时更便于水果的长途运输和保质,市场价格有望一定幅度降低。
此外,把大包装非冷冻橙汁的关税从30%降至15%。专家介绍,大包装非冷冻橙汁主要作为企业生产橙汁的原料,适当降低关税,有利于降低饮料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国内橙汁供给,同时兼顾国内水果种植业发展。
第二,适当降低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比如,降低半导体检测分选编带机、高压涡轮间隙控制阀门、铌铁、部分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多元件集成电路存储器、大轴胶片原料、光刻胶用分散液、培养基等商品的关税。这些关税调整有利于支持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汽车、通信、电子、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是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关键零部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介绍,这两种零部件目前主要依靠进口,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短板,国内产品很难满足市场需要。
“降低部分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关税,有利于增加进口,降低自动变速箱整机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吴松泉说,暂定税率是自主性、暂时性的关税优惠,未来将根据国内产业的供给情况适时调整,“实施暂定税率也发出了明确信号,将采取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种手段来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鼓励资源性产品进口,降低150多项木材和纸制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水平从5.3%左右降至3.2%左右。根据方案,2020年我国对150余项木材和纸制品实行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
专家认为,这项措施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大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性产品。比如,我国网购、物流经济发达,降低瓦楞原纸的进口关税,有助于节省国内木材资源。
第四,推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取消固体废碎料进口暂定税率。为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调整时间相衔接,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钨废碎料、铌废碎料进口暂定税率。专家介绍,这个措施是在此前多次取消固体废碎料进口暂定税率基础上制定的,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环境,防范“洋垃圾”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