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灭活疫苗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asfv灭活疫苗的相关研究,包括疫苗抗原的培养方式(接种肺泡组织悬液、感染猪脾组织匀浆)、灭活方式(加热、甲醛、甲苯、复方碘溶液、结晶紫、乙酰氮丙啶、β 丙内酯等理化学方法)、疫苗效果评价等。但前期研究表明,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针对asfv强毒的有效保护,这可能是由于产生的asfv特异性抗体并不具有中和活性。
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asfv减毒活疫苗的研究主要采用分离鉴定天然致弱毒株、细胞(猪骨髓来源细胞、vero 细胞和cos-1 细胞等)传代致弱毒株、重组致弱毒株进行。现有研究证明,通过天然分离或基因重组的致弱毒株(ourt88/3 或nh/p68)制备的减毒活疫苗,对同源asfv可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但对异源病毒保护率低或没有保护,而细胞传代致弱毒株抗原性发生改变不能产生免疫保护。但目前asfv减毒活疫苗的安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天然致弱毒株免疫动物存在发热、肺炎、关节肿胀、流产、死亡、慢性感染等诸多不良反应,而且使用活疫苗需要配套可与野毒感染鉴别诊断的技术和产品,否则不利于asfv的净化。
asfv对稳定细胞系适应后,会引起病毒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自发缺失,导致病毒毒力严重致弱,丧失对同源亲本毒株攻击的保护能力。
三、基因工程疫苗
asfv可编码多达150多种蛋白,选择合适的抗原基因用于研究基因工程疫苗至关重要。目前,asfv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72、p30、p54、cd2v 等抗原基因及其蛋白。
1、亚单位疫苗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293(hek)细胞等蛋白重组表达系统,高效表达asfv 的保护性抗原蛋白或多肽,配以新型疫苗佐剂制备疫苗,是亚单位疫苗研究的主要策略。
2、核酸疫苗
现有研究证明了dna免疫作为开发asfv候选疫苗的潜力,证实了疫苗诱导的cd8t细胞对asfv反应的重要性,而且针对asfv 有效疫苗的设计需要诱导覆盖sla 异源猪群和中和抗体更广泛的ctl应答。
3、活载体疫苗
asf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目前主要选用腺病毒(adenovirus)、痘 病 毒(poxviuses)、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甲病毒(alphavirus)等载体表达asfv 主要的抗原基因,以期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ctl 应答。
非洲猪瘟病毒(asfv)现已进入我国,开发用于该病防控和净化的安全有效的动物疫苗及快速诊断试剂,构建严密的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已迫在眉睫。我国现已启动asfv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疫苗创制、检测技术、流行病学、专用消毒剂和虫媒防控等专项研究,将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科技支撑。